• <nav id="yeeku"></nav>
    <menu id="yeeku"><tt id="yeeku"></tt></menu>
  • 氯化氢

    热线电话:
    18966258719
    硫化氢气体 / H2S
    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    联系人:范经理
    手机/微信:18966258719
    传真:0533-7321911
    办公地址: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都街道岛中岛别墅园风和苑4幢103室
    客服微信

    99.9% 硫化氢气体

    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硫化氢气体

    99.9% 硫化氢气体

    99.9% 硫化氢气体

    硫化氢概述

    危险性类别 易燃气体 2.1类

    侵入途径 吸入

    健康危害

    【急性健康影响:】

    食入 基本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。

    吸入 低浓度,短时间接触可引起吸入刺激反应。

           长时间,75ppm-700ppm左右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流涎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眩晕、头疼、记忆力丧失、心悸、心律失常、肌肉痛性痉挛、精神错乱、神志丧失。

           当吸入超过1000ppm硫化氢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。

    眼睛接触 气体使眼睛不适,吸收可引起伤害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如,引起结膜炎,畏光、疼痛,高浓度接触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和角膜水泡。

    皮肤接触 本品液体会引起皮肤极度不适,可引起严重冻伤;气体对皮肤几乎没有影响。

    慢性健康影响 主要的是职业性接触,常见是长期低浓度吸入硫化氢,会引起头疼、疲倦、头晕、应激性和性欲降低。短时间高浓度接触本气体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状。

    环境危害 对环境有害,特别对水生生活危害大。

    燃爆危险 易燃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到明火、高热会引起燃烧、爆炸。遇浓硝酸、发烟硝酸或其他强氧化剂会产生剧烈反应,发生爆炸。本品气体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着火回燃。

     

    急救措施:

        食入 引起唇、舌、口腔冻伤,立即使用清水清洗污染部位10-15分钟,最好浸入水中,不要涂擦。严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。请使用清洁、干燥的敷料包扎。尽快就医。

    吸入 迅速离开现场,到空气新鲜处。给氧!静卧,保暖,如必要则进行人工呼吸。若心脏骤停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。尽快就医。

    皮肤接触 脱去污染的衣着,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。如果发生冻伤,将冻伤部位浸泡于保持在38-42摄氏度的温水中复温。严禁使用热水或热辐射。使用清洁、干燥的敷料进行包扎。尽快就医。

    眼睛接触 立即提起眼睑,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。就医。如佩戴隐形眼镜,应由专业人员取出。

     

    消防措施

    危险特性: 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混合物,遇明火高温引起燃烧爆炸,若遇高温,容器内压境增大,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。

    有害燃烧产物: 氧化硫

   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 切断气源。若不能切断气源,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。喷水冷却容器,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雾状水、扛溶性泡沫、干粉灭火。

    灭火注意事项: 消防人员必须穿上全身防火防毒服,在上风灭火。

     

    泄漏应急处理

    应急处理: 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到上风区,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,小泄漏时隔离150米,大泄漏时隔离300米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戴自给式呼吸器,穿防静电防护服,从上风处进入现场。尽可能切断气源,喷雾状水稀释,溶解。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处理废水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

    消除方法: 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使其通过Fecl3水溶液,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收,漏气容器不能再用,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。

     

    操作处置与储存

    操作注意事项: 严加密闭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过程。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防静电工作服,戴防化学品手套。远离火种、热源,工作场所严禁吸烟。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。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,避免与氧化剂、碱类接触。防止产生静电。搬运时轻装轻卸,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

    储存注意事项: 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,仓温不宜超过30摄氏度。远离火种,热源,防止阳光直射。保持容器密封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以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验收时要注意品名,注意验瓶日期,先进仓的先发用,平时要检查容器是否有泄漏现象。与氧化剂、碱类分开存放,切记混储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风设备。

     

    接触控制/个体防护

    最高容许浓度: 10mg/m3

    临测方法: 硫化氢专用检测仪,气相色谱仪,硝酸银比色法。

    工程控制: 严加密闭,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

    呼吸系统防护: 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,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,建议佩戴氧气或空气呼吸器。

    眼镜防护: 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。

    身体防护: 穿防静电工作服。

    手防护: 戴防化学品手套。

    其他防护: 工作现场禁止吸烟,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后淋浴更衣。及时换洗工作服。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。进入罐、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,须有人监护。

     

    理化特性

    外观与性状: 无色、有恶臭的气体。

    熔点(摄氏度): -85.5

    沸点(摄氏度): -60.4

    相对密度(水=1): 无资料

    相对蒸汽密度(空气=1):1.19

    饱和蒸气压(Kpa): 2026.5/25.5摄氏度

    PH值: 4.5(1%饱和溶液)

    临界温度(摄氏度): 100.4

    临界压力(Mpa): 0.9

    辛醇/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: 无资料

    闪点(摄氏度): -60

    引燃温度(摄氏度): 260

    爆炸上限%(V/V): 4.0

    爆炸下限%(V/V): 46.0

    溶解性: 溶于水、乙醇、甘油、二硫化碳

    主要用途: 农药、医药、合成染料、催化剂再生、荧光粉原料、硫化还原剂、化学分析等。

     

   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

    稳定性: 稳定。

    禁配物: 强氧化剂、碱类、腐蚀性液体或气体。

    避免接触的条件: 热源、点火源。

    聚合危害: 不聚合。

    分解产物: 氧化硫。

    其他理化性质: 最小点火能(MJ): 0.077

    最大爆炸压力(Mpa): 0.490

     

    毒理学资料

    急性毒性: LD50 无资料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LC50 大鼠吸入: 444pm/1H 小鼠吸入: 634PPm/1H

 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: 浓度为70-150mg/m3时,可引起眼结膜炎,鼻炎、咽炎、气管炎。浓度为700mg/m3时,可引起急性气管炎,肺炎和肺水肿。

    刺激性: 对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。

    致敏性: 无资料

    致癌性: 为可疑致癌物

    其他: 人吸入LcLo: 600ppm/30min 800ppm/5min

     

    生态学资料

    生态毒性: LD50 (鱼,mg/L/96hr): 0.0071-0.5

    生物降解性: 无资料

    非生物降解性: 无资料

     

    废弃处置

    废弃物性质: 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不包含该物质。

    废弃处置方法: 雾状水稀释,溶解,焚烧。

    废弃注意事项: 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。注意收集并处理废水。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。操作人员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用品。

     

    运输信息

    危险货物编号: 21006

    UN编码: 1053

    包装标识: 4:40

    包装方法: 钢瓶

    包装类别: II类包装

    运输注意事项: 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【危险货物运输规则】的危险货物配装标进行装配。钢瓶运输必须带好钢瓶安全帽;钢瓶应平放,将瓶口朝同一方向,不可交叉;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板,并用三角木垫卡牢,防止滚动。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。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,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。严禁与氧化剂、碱类、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。夏季应早晚运输,防止日光暴晒。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,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。

       

     

    久久se精品
  • <nav id="yeeku"></nav>
    <menu id="yeeku"><tt id="yeeku"></tt></menu>